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鸿富瀚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8-30 04:39:51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鸿富瀚(301086)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资料图片)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和自动化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年以来,受行业周期、国际环境、产业链供应链等多因素影响,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疲软。根据Canalys的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第五个季度下滑,2023年第1季度同比下滑12%,第2季度同比下降11%;2023年第2季度全球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总出货量同比下降11.5%,在此之前出货量连续两个季度下降了30%以上。目前来看,主流终端产品出货量仍同比负增长,但幅度收敛,说明基础的终端消费需求尚未恢复,但已呈现一些复苏迹象。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新型显示等新兴技术与消费电子产品的融合,加速了产品更新换代,催生了新的产品形态。越来越多的大众消费决策正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功能的清晰认知而渐趋理性,产品购买驱动因素已从“功能为主”转向“场景为王”。未来以生活场景为驱动的内容和产品会更被消费者认可,消费者的搜索行为也变得越来越有场景化的趋势。同时随着多地促消费政策落地,下游消费市场需求提升,未来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二)主营业务及产品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和自动化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的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家用智能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及其组件;同时,公司向客户配套提供自动化设备及夹治具、载具、刀具等辅助工具,主要用于下游客户消费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贴合、组装、激光切割、精密加工及检测等生产环节。

公司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直接客户主要为消费电子产业链中的制造服务商、组件生产商,包括富士康集团、鹏鼎控股(002938)、欧菲光(002456)、村田公司、安费诺集团、京东方、立讯集团、正崴集团等,功能性器件产品最终应用于苹果、微软、亚马逊、华为、小米等知名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商。公司目前已成为苹果、亚马逊认证的合格供应商,与上述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商、制造服务商及组件生产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凭借正向技术研发优势、自主创新的生产工艺、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高精密度与高品质的产品及快速灵活的响应能力,深度参与终端品牌客户产品的研发环节,为客户提供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的设计、研发、选材、试制、测试、量产、配送和后续跟踪服务等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及积累,掌握了多层次长条产品精密对贴技术、注塑件自动对贴技术、PC材料热压技术、模切生产套位孔新型排废工艺等核心技术,在生产效率、良品率、成本节约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同时,结合下游组件生产商、制造服务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更新及效率改进需求,公司研发并推出了自动化设备产品,主要包括视觉贴装机、智能自动组装线、精密激光切割机、高速精雕机等组装、贴合专业设备,用于功能性器件与其他电子元器件的贴合、组装、激光切割、精密加工及检测等生产环节,服务于下游客户的智能化生产需求,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及综合服务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持续稳定,并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主要包括功能性器件原材料、模具、生产设备、自动化设备部件及零件等,公司采购的各类产品均由公司采购部统一管理负责。

公司对采购流程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定了《采购控制程序》,对公司采购审批流程、材料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实施规范化管理,还依据《采购控制程序》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册》,对上游供应商实施准入管理,并定期更新《合格供应商名册》。

在公司的采购流程中,采购部负责对公司的供应商进行评定,建立及维护《合格供应商名册》和供应商档案,负责新材料导入时的评估与供应商反馈,并负责制定公司的采购订单,执行采购作业,对供应商的供货业绩和品质进行跟踪检查。

质量控制部及研发工程部参与供方评定,并分别负责进行样品评估和小批量测试。质量控制部负责对供应商材料进行质量和环保方面的检测评估,出具检测报告;研发工程部负责对供应商材料进行工艺可行性验证;分管副总经理或采购经理负责审批采购订单及供应商基本资料调查表。

公司结合产品质量、环保要求、按期供货能力、供货价格等多种维度对合格供应商进行评定,由采购部门根据实际物料采购需要对相应供应商的质量、价格和交期进行比较,并征询各有关部门意见确定供应商。采购过程中,供应商需出具有关产品质量的书面性证明材料,经样品测试等相关检验、验证程序,方可进入批量供货阶段。

公司产品进入量产阶段后,根据客户的产品订单以及根据生产部提出的核算需求,采购部制定采购订单,经主管副总经理或采购经理批准后,向合格供应商进行采购。对于临时物料需求,由相关部门填写临时采购申请单,经分管副总经理批准后交采购部门。收到采购的原材料、模具、生产设备等物资后,由质量控制部按照相关规定,及供应商关于产品质量的书面证明材料进行质检后入库。

2、生产模式

公司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自动化设备业务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根据销售订单安排生产。

公司在综合考虑订单交货期、需求数量及运输周期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生产能力、原材料备货情况合理安排生产。公司由生产部根据生产计划,具体组织协调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及时处理订单在执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对质量、产量、成本、良率等方面实施管控,保证生产计划能够顺利完成。为满足客户交货需求,公司对于少量加工能力不足或工艺较为简单的生产环节采取外协加工。

3、销售模式

公司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自动化设备业务的主要客户为消费电子整机制造服务商和消费电子核心组件生产商,均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

公司与长期合作的客户签订产品销售的框架协议,约定供货方式、结算方式、质量保证等条款,客户在实际采购时向公司发出订单,约定产品规格、数量、价格、交期等信息,供需双方根据框架协议及订单约定组织生产、发货、结算、回款。

(四)公司的竞争地位

公司所在的消费电子产业链具有客户需求多样、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快、执行严格的供应商准入等特点,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研发设计能力、产品可靠性及交货及时性、服务响应速度、成本控制能力、内部管理能力、历史项目经验等都会影响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及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渐建立了系统的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研发及产供销机制,通过全生命周期正向研发、丰富的产品种类、可靠的产品品质和高效优质的服务持续取得客户的产品订单,并通过自主研发创新推动自身研发体系标准化、制造工艺智能化、制造过程可视化,截至本报告期末已取得213项专利授权及21项软件著作权。结合下游客户在生产过程中的制造需求,公司逐渐形成了“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相关核心自动化设备”的综合产品体系,增强客户粘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功能性器件产品加工的精度、良率及生产效率。

公司的整体竞争实力获得了行业主要核心客户及消费电子品牌的充分认可。公司已经成为下游主要组件生产商及制造服务商的核心供应商,进入苹果、微软、亚马逊、华为、小米等知名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商的供货体系,并取得了终端品牌商苹果、亚马逊认证的合格供应商资格;获评鹏鼎控股策略合作伙伴、优秀品质奖等称号或者奖项。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及创新能力

公司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能够根据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利用可视化、自动化等技术替代传统依靠操作者经验的模式,并将标准化的模具、治具以及传统的生产工艺加以创新改造,满足客户的同时实现了自身产品良率、生产效率及成本控制水平的提升。目前,公司已拥有213项专利授权及2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对产品的关键技术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

(1)专业的研发体系

公司在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的基础上,培养了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研发经验丰富、梯队建设完善的技术研发团队,以持续创新、客户导向的研发体系深度参与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研发中,同时结合自身的系统研究及行业经验,在材料设计、选型等早期阶段即结合对工程结果、样品测试的预判提前提出正向的技术改进建议,并建立了标准化的技术问题资料库,大幅提升了研发效率、降低了研发过程中的试错成本,通过及时、专业的响应客户新产品的开发需求强化与客户的合作粘性及深度。

(2)自主研发的生产模式及工艺流程

在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传统的生产工艺中,包括排废、分拣在内的部分流程很大程度地依赖于人工,产品良率和工艺的标准化程度并不高。公司经过自主研发,对生产系统及工艺过程进行创新改造,通过在现有生产设备上加装标准化、可视化、自动化的模块,并采用系统对模具、工艺参数、人员等生产信息进行全面管理,逐渐改变了过去高度依赖生产人员经验的局面,形成了数据化、可追溯的生产体系,提高了产品的良率及生产效率。

在功能性器件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根据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公司创新性地对设备及工序进行改造,减少工序数量、提升生产效率,增强生产柔性化程度,使得生产工艺可以兼容更多种类的功能性器件产品。同时,公司通过对工艺细节的改进,进一步降低产品累计工差、提高产品精度,满足下游客户及终端消费日渐增长的品质及可靠性要求。

在自动化设备的生产中,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软件系统,能够有效提升软件和硬件的兼容性,增强了自动化设备设计的灵活性,能够实现客户丰富的定制化要求。同时,公司率先开发了显示模组自动贴遮光带锁螺丝技术,实现了显示屏贴遮光带工艺流程全自动化,公司将光学、机械、电学等多学科知识整合,结合机器人、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设计了多种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自动化生产工艺流程,实现了工艺流程的可视化、智能化和自动化。

(3)研发带来的成本控制优势

功能性器件产品材料、人工成本的控制对整体成本的影响举足轻重,公司针对工艺环节进行优化,实现了良好的成本控制。

①产品设计阶段,公司对设计方案进行动态优化,使设计研发的产品在满足品质、外观等条件要求的前提下用料最小化,在设计阶段为成本控制奠定基础;

②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开料进行合理优化,尽量减少边角料带来的浪费,例如对排废环节去人工化、通过制程优化设备异步拼接工艺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等多种方式降低人工和材料成本。

2、全面的产品种类及可靠的产品质量

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使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的种类更加丰富,不同种类的产品在加工工艺、精度要求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得益于公司将非标产品研发体系标准化的积累、对生产模式及工艺流程的创新式改造、以及对关键生产设备自行设计、研发的能力,公司目前已具备适应产品规格型号多、个性化、多样化的全产品生产能力,能够满足包括OCA光学胶在内的部分技术难度较高的产品需求。

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对自动化程度和精密度要求较高,产品质量和良品率的苛刻程度对生产设备、工艺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通过多年的生产经营经验积累,公司建立了完善、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采用MES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及ERP系统,对供应商的选择、用料、产线质量、成品、出货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全面的质量管控,同时采用视觉检测、自动化生产等技术,保证了生产工艺参数的稳定,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

3、全产业链的业务协同优势

公司自设立以来,专注于3C消费电子产品精密功能器件中的模切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并凭借多年的行业服务经验和技术积累,逐步延伸至下游客户对模切产品进行后续加工时所使用的自动化设备领域。在原有消费电子功能器件的生产销售基础上,以自主研发的贴膜机及其他自动化设备作为支撑,公司不断延伸开发相关领域的定制化设备,已形成了“关键模切材料+核心自动化设备”联动的业务协同优势,为消费电子产业链中的组件供应商及制造服务商提供产品+工具的一揽子服务方案。

同时,自动化设备还反哺公司自身的功能性器件业务。随着近年来公司自动化业务团队逐渐扩大、研发能力逐渐提升,公司对自身功能性器件业务的多种基础生产设备进行了高效的二次开发。公司针对模切产品生产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圆刀机进行了二次开发改良,大幅改善了原有设备的生产精度及效率;针对多工序可能导致良率下降的问题,公司通过对设备的改良减少了工序次数,既降低了设备投入的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也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可靠性。

4、优质的客户资源

公司凭借强大的设计研发实力、可靠的产品品质、灵活的快速响应能力得到了下游制造服务商、组件生产商及终端品牌商的高度认可。公司已进入富士康、鹏鼎控股、京东方、安费诺集团、立讯集团、正崴集团等国内外知名制造服务商及组件生产商的供应商体系,并获得了苹果认证的合格供应商的资格。苹果公司对合格供应商的要求十分严格,从生产技术、产品价格、产品品质、生产产能/交期速度、服务能力及质量几个方面对潜在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历时通常在2年以上。

在自动化设备领域,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凭借自身“关键模切材料+核心自动化设备”特色所形成的协同优势,鸿富瀚与组件供应商鹏鼎控股、富士康集团、京东方、业成光电等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公司与知名客户之间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在原有产品和领域保持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公司不断在新产品、新项目上开展合作,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在其他潜在优质客户中的市场份额。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在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拥有重要地位,消费电子行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大,推动了我国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行业持续发展。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行业企业在不同的细分市场、销售区域和终端客户拥有各自的竞争优势,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式加强市场业务拓展。同时,由于下游市场需求较大,具备相关技术及生产能力的企业不断加入到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行业,若公司不能持续提升竞争实力与研发能力,有效应对客户的需求变化,则公司将面临现有客户的订单份额下降,价格竞争加剧导致公司利润率下降的风险。公司将持续关注行业发展动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通过创新技术来响应客户的需求,提升公司产品的品类广度及深度。

2、技术及产品开发风险

消费电子行业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产品的集成度、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对功能性器件生产企业的配套设计研发能力、生产工艺水平、产品品质可靠性及快速供货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对产品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判断失误,技术创新及产品开发不能满足下游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技术路线和产品定位未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新技术、产品不能得到客户认可等,可能无法取得新项目,从而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公司将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公司核心技术研发体系,确保公司技术能始终满足客户的需求。

3、汇率风险

受国际收支状况、政治局势、宏观经济等相关因素影响,近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较大,由于公司产品出口占有一定比例,收款方式以美元进行结算,因此人民币的汇兑损失有可能对公司净利润产生影响。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公司将增强对汇率风险的防范意识,采取外汇套期保值和适时结汇,努力规避或降低汇率风险,以减少汇率变化对公司运营的影响。

4、境外投资运营风险

公司积极通过投资设立境外子公司等方式,优化国内外生产资源布局,深度融入核心客户的供应链体系,提升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和海外市场占有率。但境外法律政策体系以及营商环境与国内存在一定差异,海外子公司在未来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市场竞争、团队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公司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有效的监督制度,实施属地化管理,派驻必要的管理和技术团队,组建精干的当地化运营团队,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确保业务符合当地的合规要求,避免面监督法律纠纷或经营受限的风险。

四、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消费电子市场处于传统淡季,叠加下游需求仍处于弱复苏阶段,公司坚守发展战略,坚持以技术研发为驱动,加强产品创新,持续跟踪下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客户应用需求,围绕年初的经营计划稳步前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80,910,482.5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635,886.5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12%。

关键词: